2025年以来,河北省人社厅创新推出“不住家”保姆新型家政服务模式,通过建设住宿服务站点、提供精准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为保姆行业筑起温馨的“职业之家”。
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城家政服务之家,家政人员张静正与同事一起探讨最新的育儿服务细节。2025年初,家在河北邯郸的她来到北京,成为一名“不住家”保姆。
当时,“下班后去哪儿住”的问题让她一度忐忑不安,而河北省人社部门在北京设立的家政人员住宿服务站点为她解决了后顾之忧。在这里,不仅住宿费用远低于在外面租房,还能和住在一起的家政人员们进行交流学习。
截至目前,河北家政人员到北京就业规模达12万人,其中,近40%的人服务方式为“不住家”。为了解决大家的住宿问题,2025年以来,河北省人社厅创新推出“不住家”保姆等新型家政服务模式,推动在北京、天津建立就近就地住宿服务站点48个。
河北省人社厅群体就业服务中心二级调研员吕小强介绍,这样做是为了让“河北福嫂”的品牌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也让更多的“河北福嫂”在北京感觉到河北人民对她们的关心、关怀。
此外,河北省人社部门还创建了100家京冀家政服务员培训输转基地,针对不同服务群体的特点,开展精准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质量就业与服务同步升级,助力更多河北家政人员走进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