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常见问题

感觉心慌是什么原因?引起心慌的4种可能性,第4种更需要重视
2024-04-11
来源: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感到心慌的情况,有的人很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呢?哪些心慌需要高度重视呢?其实,心慌作为症状表现,很多人在健康状态下也会心慌,有些心脏以外的疾病也可以导致心慌发作。当然,对于心脏本身的疾病,心慌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心慌常见于以下4种情况:

1、心率变化大。所谓心率变化大,多数是因为支配心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当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相互制约的关系失衡,心率的变异就大,心跳忽快忽慢,容易感到明显的心慌症状。

当人处于焦虑、抑郁状态,或者有神经官能症,这种神经的调节异常,所以就会表现为心慌不适。

另外,咖啡、浓茶等也会兴奋心脏,造成心跳加快而心慌。

还有一部分人,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一直心跳在90次以上,这时也会经常感到心慌。我们大多数成年人的心跳在50-80次之间,很少超过每分钟80次以上。

对于这些心慌的朋友,如果检查心电图,可见心跳的波动相差很大,多数人以快为主。也有的心电图会有轻度的异常改变,被误认为心肌缺血等其它疾病。

对于这种类型的心慌不适,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运动锻炼,减轻精神压力,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平衡来实现心率的稳定。

2、心脏早搏不齐。有的人感到心脏“咯噔”一下,或者被“提拉”的感觉,或者“下沉”的感觉,很可能是发了一次早搏。当心脏有各种早搏、心跳过慢、心跳过快的时候,人就会感觉心跳不规律,出现心慌症状。有的人对早搏很敏感,能感受到每一次早搏,也有的人对早搏不敏感,即使24小时几千次的早搏,可能也没有明显的心慌不适。

对于各种心脏早搏的治疗需要根据心脏的基础疾病、早搏的多少、早搏的性质等综合评价,如果早搏出现在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积极控制早搏;对于偶发的、没有基础病的心脏早搏,多数可以注意观察,不一定必须药物治疗;对于24小时超过10%以上的早搏,说明早搏的负荷较大,长期容易引起心肌病,必要时可以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3、其它疾病引起的心慌。有些疾病也会出现心慌不适,常见的甲亢疾病,当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就会感到明显的心慌,心跳显著加快。甚至出现心律失常;另外像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等,都会出现心慌不适。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第一时间就会出现心慌出汗,如果不重视很快就会出现低血糖昏迷。贫血也会引起心慌不适。还有的人有钾等电解质紊乱,也可能出现心慌不适的感觉。

4、心房颤动。这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有房颤的患者,会因为心跳极度不规律,出现心慌等症状。心房颤动最大的问题,就是心房内容易形成血栓,引起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房颤的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的心跳,可以用药物或者射频消融治疗。如果不能转复正常的心跳,需要长期吃抗凝药预防血栓的形成。

总之,感觉心慌并不一定都是疾病导致,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如果存在心房颤动等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按照要求规范治疗,防止出现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