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24项目推动河源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2018-04-23
来源: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深莞惠经济圈党政主要领导第十一次联席会议在我市召开
    核心提示

    21日召开的深莞惠经济圈党政主要领导第十一次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近期共同推进的重点合作事项共46项,包括机制共建、交通运输、生态环保、产业合作、民生事业五大类。其中,涉及我市的共有24项,由我市提出并被认可纳入重点合作的项目有14项,为各市最多,河源与深莞惠汕特别是深圳的合作更加深入、广泛。

    深莞惠经济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形成新经验、贡献新方案的任务。随着这些重点合作事项的逐步落地,必将推动河源在全面融入深莞惠经济圈基础上与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度融合发展,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为实现决胜小康、率先振兴、同步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加油添力,为把广东建设成为“两个重要窗口”、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河源力量。

体制机制

    共建深莞惠经济圈一体化融合发展智库

    深莞惠经济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5个城市,推动五市协调发展,必须通过体制创新,促进五市协同融合、互动合作,汇聚多方力量,共同将经济圈打造成珠三角一体化先行区。本次联席会上确定的体制机制类重点合作事项共有6项,其中涉及我市的有4项,分别是“建立深莞惠+汕尾河源(3+2)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监管合作机制”、“建立深莞惠+河源、汕尾交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五市旅游联合宣传推介长效机制”、“共同组建深莞惠经济圈一体化融合发展智库”。

    为加强五市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综合协调和监管合作,深圳市建议五市共同签订《深莞惠+汕尾河源(3+2)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监管合作机制协议》,启动建立合作机制工作。该合作机制,由五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同参与,以各地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为平台,共同推进合作工作。建议建立五市食品安全信息互通和联合执法机制,并建立由五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轮流主办(每年1—2次)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联席会议制度,互通信息,联合处置,交流经验,加强合作。

    协调发展,交通先行,五市在交通方面亟需建立更紧密的联席机制。汕尾市提出,要建立深莞惠+河源、汕尾交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解决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规划建设好海、陆、空、铁等一系列重大交通枢纽,缩短五市的时空距离。

    目前,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为让更多的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我市建议建立五市联合宣传推介长效机制,定期联合举行旅游推广活动,举办中国旅游日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五市“千车万人自驾互游”活动,具体由五市旅游主管部门联席会议研究制定细化实施方案,这对实现五市旅游资源共享,拓宽五市省内外客源市场,促进五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顺利推进和达成预期目标,离不开统一智库的智力支持。近年来,深莞惠经济圈五市在交通、产业、环保、社会事业等方面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至今未建立统一共享的智库,经济圈内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缺乏强大的智力支撑。因此,我市建议五市委托第三方机构组建一体化融合发展智库咨询机构,打破地方智库各自为战、囿于地方的局限性,最大程度发挥智库“转知为智”的参谋建言功能,与时俱进地研究深莞惠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涌现出的新问题、新趋势,在顶层设计、政策改革、路径选择等方面为深莞惠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高效的导向型“参考答案”。

    交通运输

    共推惠河城轨纳入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区域一体化发展,交通一体化必须先行。本次联席会议确定的24个交通运输类重点合作项目中,与河源有关的有11个:联合开展深莞惠经济圈区域路网衔接规划;加快开展惠州机场交通网络通达深莞汕河四市有关研究,更好地发挥新干线机场功能;河惠汕三市联合加快推进河惠汕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惠州机场在“3+2”区域建设城市候机楼及开通惠州机场专线,促进“3+2”区域交通融合;联合推动龙川至汕尾铁路项目于‘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协调推进广河客专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协调推进惠河城轨项目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协调推进河(源)惠(州)深(圳)高速公路前期研究工作;协调推进河(源)惠(州)增(城)高速公路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加快推进紫金至汕尾(途经龙窝、苏区)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协调推进跨市国省道路网建设。

    高速、高铁建设,是河源融入深莞惠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要素。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交通先导作用,加快打通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运输、港口航运为主的外联“动脉血管”,建设通达珠三角、连接周边、覆盖全市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记者梳理发现,与河源有关的11个交通运输类重点合作项目中,涉及到高速、高铁建设的就有7个,既有规划引领,又有具体项目带动。

    其中,由深圳市提出的重点合作事项“联合开展深莞惠经济圈(3+2)区域路网衔接规划”,可谓正中“要害”。过去,深莞惠三市曾联合制定了《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但主要研究范围为深莞惠三市,并未考虑河源、汕尾。2014年10月,河源和汕尾两市纳入深莞惠经济圈,拟形成与大纽约、大东京、大伦敦都市圈对标的深莞惠经济圈,因此,对区域交通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市之间区域路网的高效衔接尤为必要、更加迫切。为此,深圳市建议五市交通部门把《深莞惠区域路网衔接规划》纳入各自所在市2018年规划项目预算中,同步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在具体交通建设项目中,五市明确合力推进广河客专、惠河城轨、龙川至汕尾铁路、河惠汕高速、河惠深高速、紫金至汕尾高速等多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必将进一步织密河源与深莞惠汕之间通达的路网,提升河源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中的区位优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我市提出的重点合作事项——协调推进惠河城轨项目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根据规划,惠河城际轻轨自莞惠线客运北站前端引出(含客运北站),沿惠州大道向北经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镇、博罗县象头山、泰美、杨村、麻陂、石坝后进入河源市境内,经河源高新区后跨越东江至本线终点东源县仙塘镇。2009年9月底,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年修订)》,惠河城轨项目列入中长期规划,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成立了惠州至河源城际轨道项目筹备组,正式启动了项目前期工作,线路方案目前已基本确定。目前,惠州已动工建设并完成部分莞惠城轨建设任务,线路延伸至河源的条件逐渐成熟。会议建议,协调推进惠河城轨项目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20—2030年),作为加快深莞惠经济圈互联互通、交通运输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要尽快确定项目推进的时间表和线路图。

    生态环保

    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加强东江水环境保护

    东江是深圳、东莞、惠州和河源的母亲河、生命水、政治水,也是香港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在本次联席会议上,加强东江水环境保护成为深莞惠河四市的共识。会议提出的生态环保类重点合作事项中,有两项涉及到东江水环境保护,分别是“完善东江沿岸各市环境保护联动机制,联合保护东江水质”,以及“共同争取省大力支持东江上游水环境保护工作”。

    惠州市建议,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四市结合落实河长制,在共同监测、公示责任、信息共享、联合应急、严控污染转移、加强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加强联动合作。一是共同监测。建立共同监测、互认互通的监测工作机制;东江流域各市对主要支流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惠州市拟增建17个水质监测站。二是公示责任。结合落实河长制,在东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市、各县区交接断面竖立责任标志牌,明确水质目标及责任人,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共享互通水质、执法、项目审批、专项行动等信息;充分发挥3+2环保合作会议作用,加强沟通、协作和工作对接。四是联合应急。制订流域环境应急处置总体方案,整合各市环境应急力量,强化东江风险排查和预警,及时处置环境风险事故。五是严控污染转移。每年定期联合开展对非法养殖业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置行为;严把环保准入门槛,严控污染项目转移。六是加强生活污水治理。东江沿岸20户以上自然村在2020年前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河源地处东江中上游,东江近一半河段位于河源辖区内。作为下游深圳、东莞、惠州等地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河源历来都高度重视东江水环境保护工作,强化产业把关,严防污染转移,在东江水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我市认为,作为下游深圳、东莞、惠州等地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为保护好东江水质,更好地促进东江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鉴于河源地方财政较困难、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的现实情况,迫切需要四市共同解决东江上游水环境保护的资金瓶颈问题。我市建议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就进一步加强东江水环境保护达成共识,共同争取省委、省政府对东江特别是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工作给予更多财政支持。

    产业合作

    共建深圳(河源)

    现代农业产业园

    加强与深莞惠经济圈的产业共建,是建设“两个河源”、加快河源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次会议确定的7个产业合作项目中,涉及河源的有5个,包括“在深莞惠经济圈(3+2)范围统筹布局国际陆港”、“跨行政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孵化育成体系”、“深河两地共建多式联运物流综合枢纽”、“共推深圳(河源)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开展东江百里长廊旅游带发展专项研究和共同推动东江百里长廊旅游带建设”。

    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生态优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深港澳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借助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机遇,在示范区内规划建设深圳(河源)现代农业产业园,承接深莞惠有实力的农业企业落户园区,建设优质“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和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等项目,将灯塔盆地建设成为深莞惠经济圈的优质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对加快两市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我市提出的共推深圳(河源)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议深圳、河源两市达成产业共建共识,以政府规划为先导、以政策扶持为动力、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加大农业投资合作和产业帮扶力度,共同推进深河现代农业协同发展。

    同时,会议还确定按照物流服务基地“合理布局,多点分布”的指导原则,在东莞、河源、惠州等地研究统筹布局若干国际陆港;跨行政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孵化育成体系,抓住深圳、东莞创新资源外溢的发展机遇,汕尾、河源凭借自身的地缘、人缘以及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优先成为承接地。

    此外,我市还提出深河两市研讨共建物流发展模式,由河源规划并提供多式联运物流综合园区用地,建成连接“一带一路”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东江百里长廊旅游带,发展水上旅游、绿道旅游和自驾旅游三大主题旅游产品,将东江沿线城市的景区串点成线,打造旅游产业发展带和东江经济发展带。

    民生事业

    共享深圳基础教育教学资源

    河源教育基础薄弱,师资总体水平不高;河源财力较为困难,教育投入有限。随着互联网教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库建设是学校教学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市提出共享深圳市基础教育教学资源,请求深圳市向河源、汕尾提供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连接端口,让河源、汕尾教师共享深圳市购买的以及本土教师制作的优质教学资源。

    同时,随着两地户籍人口逐渐增多,医疗服务需求量逐渐加大,加强深莞惠经济圈医疗卫生合作愈发必要且可行。为此,我市提出加强卫生医疗合作,建议加强专科合作,利用深圳市对口帮扶的机遇,由深圳市帮扶河源建设临床重点专科提供技术指导;通过专科联盟,解决河源市群众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就医难问题;加强医疗资源共享,深莞惠经济圈五市建立远程会诊、影像和心电图诊断等协作关系;加强卫生人才交流,深圳、惠州派专家到河源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合作,在深莞惠经济圈内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当其中一个地市发生重大疫情时,其他各市要派出专家参与重大疫情检测和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