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咚!居家上门服务证年度报告已发送,请查收。
2022-01-21
来源:广东省家庭服务业协会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1.政策的出台

家政服务关系千家万户,既是朝阳产业,也是爱心工程,大有可为。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三孩政策的出台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家政服务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前景。


然而,与人们消费的新需求相比,家政服务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矛盾。家政服务质量与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差距,制约了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诚信基础,在发展中解决好诚信建设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补齐家政服务业发展短板,离不开制度的不断发力。自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国办发〔2019〕30 号),到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20〕3 号)有关“各市要实现覆盖全市的家政持证上岗模式”要求,再到广东省商务厅特制定了《广东省施行家政服务“居家上门服务证”基本要求》,到2021年底,建立覆盖全省的家政服务员持证上岗模式。自上而下政策的不断制定,目的都是为了让家政服务业行得更稳、走得更远,更好发挥家政服务在促就业、扩内需、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居民家庭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上门证”推行

省商务厅高度重视我省家政服务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在省商务厅的指导和带领下,我会项目组不畏辛劳、马不停蹄,在2021年上半年累计奔赴21个地市,大大小小举办了40多场居家上门服务证动员座谈会,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各地市家政企业纷纷响应家政员“持证上岗”的号召,为企业服务人员办理居家上门服务证。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持证上岗”不仅是一项任务和要求,是打通供需双方信息、信用透明化的桥梁,更是便于相互了解沟通的最佳渠道。

95569d895f2d628973516e0d8ff00847.jpg


为促进居家上门服务证的深入推行与实施,在2021年4月,我会项目组团队在广州组织开展了两场师资培训班,共召集了来自全省各地市近100名师资代表前来参与培训,每场培训班为期三天,由项目组团队及培训专家为学员进行深入、专业培训。


除了开展全省的培训班,我会项目组还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培训方式免费为各地市培训授课师资,并为当地培训机构提供培训教师指导工作。培训内容丰富,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极强,培训形式灵活多样,集理念技能、案例探讨、实训操作三位一体,参与培训的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烈的学习兴趣,为推广居家上门服务证工作培养出了庞大的师资力量队伍。

e314dbc4467cae4a4f6a4ee3ba4d1105.jpg

3.我们有证了!

2021年是耕耘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在省商务厅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会深入家政企业调研、座谈和指导,为加快推进全省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政策和办证双向利好的局面下,“居家上门服务证”在全省覆盖发放,标志着我省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持证上岗既增强了家政服务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督促每一位家政服务员要用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更好的服务客户。


030d785b06451d593e122487d6066e79.jpg


4.年度优秀榜单

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大力帮扶,同样也离不开家政服务企业的努力。这一年,在省商务厅的带领下,各地市商务局、家协、企业上下联动,团结一致、齐头并进,以加快诚信建设为目标,全力推动“居家上门服务证”办证工作。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积极办证城市和企业,它们踊跃参与我省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勇于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强化家政企业、服务员诚信意识,为我省家政服务企业起到了示范、表率作用。


dba7bcf0be8edb6249a35adcc094af58.jpg

57cc050954b0eccad784b52b67756785.jpg

a3bef03b58413e1d692dd627850e4a53.jpg


如今,“居家上门服务证”推行已有一年,办证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在省商务厅的指导下,省家协“居家上门服务证”项目组在2022年将继续奔赴各地市协助当地商务局、协会、企业开展办证工作,不遗余力助推我省家政服务业诚信体系建设。


家政服务行业是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促就业、扩消费、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居家上门服务证”的推行,有利于家政服务业的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帮助提升就业率,促进民生发展。家政人员将“持证上岗”并纳入规范化管理、诚信监管之中,有助于打通家政服务供需对接“最后一公里”,更好保障老百姓知情消费、放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