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新服务方案“落地”!事关珠海这些人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
2022-04-27
来源:珠海发布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助力新市民“有业有住有家”,

保障“一老一小”优养优育,

最大程度推进新市民融入本地发展……

珠海新市民金融服务方案“落地”,

这是广东省首个地市级

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方案。

4月25日,珠海银保监分局、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珠海市金融工作局、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实施细则》。

同时,首创推出珠海银行业保险业“新市民金融服务十件实事”,以“清单”形式明确今年的重点任务。

“新市民”是指那些人?

《实施细则》有哪些亮点?

“十件实事”任务清单包括哪些?

我们一起来看看

《实施细则》明确,新市民主要是指:

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珠海城镇常住,未获得珠海户籍或获得珠海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在珠海常住的进城务工人员、异地在校大学生、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新引进专业人才、投靠子女的中老年人等。

新市民

新“出炉”的《实施细则》

从六大重点领域发力,

从“三有三无”全方位增强

珠海新市民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1

促进新市民创业就业
支持“业有所为”

紧跟珠海市“产业第一”工作要求,支持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加强建筑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邮政等吸纳新市民较多的行业支持力度。

优化新市民创业信贷产品,推动将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支持新市民创设小微企业,降低新市民创业融资成本。

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开展支持针对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职业风险较为突出的“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提高新市民创业就业保险保障水平。

02

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助力“住有所居”

积极配合珠海“十四五”期间新增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任务目标,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各环节提供专业化、多元化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工程质量保证保险。

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创新出租人责任险、承租人责任险等保险业务,支持长租市场发展。

对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合理满足其购房信贷需求,提升借款和还款便利度。

助力提升住房公积金服务水平,畅通新市民住房公积金缴存渠道。

03

助力新市民培训及子女教育
促进“学有所教”

提供新市民职业技能培训金融支持,支持珠海高技能人才实训(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建设,支持共建“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项目,落实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的政策要求。

优化新市民子女教育金融服务,落实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积极发展学幼险、子女升学补助金保险、实习责任保险、教育机构责任险等保险业务。

支持托育和学前教育发展,做好对新市民聚集区域托育机构的金融服务,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责任险和意外险业务。

04

提高新市民健康保险服务水平
保障“医无所忧”

大力发展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着力探索解决非珠海社保新市民参保珠海补充医疗商业健康保险“大爱无疆”。

针对新市民群体中短期工、临时工较多的情况,提升商业健康保险的灵活性和接受度。

发挥渠道和科技优势,助力政府医保部门深入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进一步便利新市民就近就地就医。

05

加大新市民养老保障力度
推动“养无所虑”

加强养老行业信贷支持,助力培养一批发展可持续、运营规范、市场口碑良好的养老服务机构,推动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支持新市民在常住地就地养老。

完善新市民养老保障金融服务,配合政府职能部门推广新市民长期护理保险,探索异地投保和快速理赔,满足新市民差异化养老需求。

积极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探索开发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探索开展养老储蓄业务试点。

06

优化新市民基础金融服务
推进“服务无盲区”

提升便民惠民基础金融服务,优化账户开立、工资发放等金融服务,合理减免新市民个人借记卡工本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服务费等费用,为新市民提供便捷的征信查询服务和投保、理赔、保全等保险服务。

助力保障合法权益,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加快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建设和应用,探索开发农民工工资银行保函等金融产品,大力开展农民工工资线上代发业务,依法依规落实对民办教育机构、养老机构和住房租赁企业等机构的资金监管要求。

同时,畅通消费投诉渠道,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

2022年“新市民金融服务

十件实事”任务清单

一是加强政银联动,加大对新市民创业的信贷支持,加速推进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对新市民的覆盖。

二是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为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提供保障;全面推进农民工工资履约保证保险。

三是加大对新市民按揭贷款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大力发展出租屋责任保险。

四是贯彻落实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政策要求,对新市民职业技术教育、技能培训等提供金融支持。

五是加强政保联动,着力探索解决非珠海社保新市民参保“大爱无疆”事宜;加强“大爱无疆”宣传扩面,提高新市民参保覆盖率。

六是布局“康养生态圈”,为新市民提供养老综合解决方案;推出中老年人专属防癌险,为新市民群体父母健康需求提供更多保障。

七是针对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市民职业特点,大力发展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险,对工伤保险进行有效补充。

八是加大“智慧政务”“一网通办”“粤智助”等项目推广应用,为新市民提供便捷的账户开户、办理社保、综合查询等服务,合理减免新市民服务收费。

九是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保险法人机构制定新市民统一标识口径,更有针对性地服务新市民群体。

十是重点聚焦新市民群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向新市民普及金融知识,深入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