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向外人说出你的职业吗?
提到养老服务工作,大多数人会想到重复的体力活,体重不到50公斤的护理员要用小小的身躯支撑起一个老人的全部重量;会想到漫长时间积累的劳累和压力,时刻面对各种情绪和意外,小心翼翼地建立信任关系。
大多数从业人员为这份工作的价值感到过迷茫,最终,靠情怀找到了坚持的理由。
值得关注的是,直接影响养老服务人才存留和增长的,从来不是情感因素。日前,广东省民政厅正式启动广东寻找“岭南最美养老人”大型公益活动,联合地方民政、产业协会、慈善组织、基金会搭台寻找岭南最美养老人,从而提高养老服务社会认知度和认同感。
在广东,共有3.6万人扎根养老服务机构,服务8.5万名入住老人。这一举措吸引了不少养老从业人员的关注,有人说——“‘最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精神鼓励,而是传递了一个信号——养老服务要发展,必须重视人才价值”。
每一个守护老人的养老人,都称得上“最美”
怎么才称得上“最美”?
实际上,每一位投身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都有资格冠以“最美”的称号。在日前举办的广东寻找“岭南最美养老人”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服务队伍是做好养老服务的关键。
当前全省1896家养老机构共有工作人员3.6万人,服务着8.5万入住老年人,正是每一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踏实工作,勤勉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新冠疫情出现以来,广大一线养老服务工作者在封闭的环境下,舍小家顾大家,长期坚守岗位,默默守护,用心陪伴,倾情服务,用人间真情为天下儿女尽孝,用无私大爱守护老人们的晚年幸福。
在老龄化社会中,养老需求日益旺盛。这也是一份把耗费体力和情感的照料作为长期工作内容的职业,涉及众多专业技能,是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活,尤其是服务对象涵盖失能失智老人时。
但在传统的职业认知中,大多数人容易将养老服务等同于一般“照顾”,或是家务劳动的延伸,以护理员为代表的养老服务人才存留和增长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话题。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无论讨论的是薪酬,还是情感认同,背后反映的都是社会对这个职业的劳动价值认知——“这个职业能不能称得上最美,机构说了可不算,是要家属说了算,要社会说了算,大家觉得这个职业做出了价值,价值就出来了”。
一位从业人员分享道,“如今,养老服务的技术含量逐渐体现出来了,但养老服务背后,其实还涉及和家属之间的关系建设。在养老院,养老人夹杂在家属和老人之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要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关系并不容易。老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这项公共服务的成效,有时很难看出来,一旦很难看出来,价值就难以凸显”。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负责人表示,开展此次寻找“岭南最美养老人”大型公益活动正是希望通过集中推出一批养老服务领域爱岗敬业以及在抗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养老服务工作者,提高养老服务社会认知度和认同感,营造浓厚的尊老、爱老、孝老的社会氛围。
多方搭台,助力寻找岭南最美养老人
改变,应从多方协力开始。
记者从广东省民政厅获悉,寻找岭南最美养老人活动由省老龄产业协会、省慈善总会及各地民政部门协办,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支持,通过社会多方共同搭台,一同为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价值感寻求破题之道。
自即日起至9月下旬,广东将在全省范围内的养老机构(含已备案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深入挖掘优秀人物,由各地逐级推荐最美养老人遴选对象报送至省评审委员会。
在广州,一直致力于推动地方养老服务人员价值认同的广州日报·花城老友记、广州市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将发挥专业力量,助力该活动在广州地区寻找岭南最美养老人,带动各方参与,扩大社会倡导面。
与此同时,广东省寻找“岭南最美养老人”活动将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在推荐过程中向基层一线和偏远贫困地区倾斜。
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设置了“最美养老院院长”“最美养老护理员”“最美养老抗疫先锋”三个类别,每个类别将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遴选出15名获奖者以及15名提名奖获得者,总计表彰人数为90人。
专家观点——撬动社会力量,为养老服务充分赋能
在社会支持方面,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亦为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最初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用公益的力量应对老龄化挑战,致力于推动养老行业的发展。”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应惟伟表示,过去四年时间,基金会便通过“溢彩千家”养老机构资助项目累计资助养老机构超200家,形成管理者、护理骨干和一线护理员三级培训体系,累计培训养老从业人员3.5万人次。
在他看来,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从业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人才数量短缺、专业能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不容忽视。应惟伟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支持寻找岭南最美养老人活动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注入基金会慈善力量,促使越来越多养老行业优秀管理者、高技能的专业服务人才不断涌现,让全社会了解和认同养老行业。”
广东省老龄产业协会会长洪颖岚则表示,“我们也期盼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感召各类企业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和投身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中国正在迈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谁也无法置身事外。只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养老产业才能助力行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创新服务,解放人力,打造出一支为老服务的精英队伍,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对品质养老的需求。”
与此同时,她也指出,养老事业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公益事业,要解决困难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亦需要公益力量支持,“在这方面,我们同样希望更多爱心力量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