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常见问题

坐久了站起来就头晕?可能是直立性低血压,日常生活中需关注这5个方面
2023-05-22
来源: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你是否经历过长时间的蹲着或躺着后站起来头晕目眩?

刹那间眼前一抹黑,什么也看不见。

好似天旋地转,人都站不稳。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眼前的事物才会慢慢由模糊变得清晰...

怀疑是心脏或脑部疾病,去医院检查,却又找不到明确的病灶。

那可能就是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

01

直立性低血压的定义

直立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或者长时间站立,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低血压而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的不良现象。

在判定标准上,站立时的收缩压比平卧时低20mmHg或者舒张压比平卧时低10mmHg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通常表现为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视力模糊、浑身无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发生跌倒、晕厥及突发心血管疾病。

02

直立性低血压的诱发因素

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神经源性因素和非神经源性因素。

神经源性因素

其中,神经源性因素中还可分为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

原发性的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是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导致的,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从坐位或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时,交感神经会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促进人体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升高,以维持血液循环。

当自主神经系统失去平衡,这套机制无法正常运作,人体内的血压无法维持正常水平,进而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继发性的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一般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糖尿病等疾病之后产生。

非神经源性因素

1、机体内稳态调节功能减弱:如长期卧床、发热、炎热环境、长时间蹲位或卧位等。

2、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减弱、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弹性减弱等情况。

3、血容量减少:失水、出血、烧伤、严重腹泻等。

03

老年人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5个原因

01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心脏弹性减弱、动脉血管硬化等,对血压的控制能力下降,所以更容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02药物

老年人常用的药物中有一部分会对其血压产生影响,如降压药、利尿剂、抗抑郁药等。

03饮食

老年人的饮食较为单一,往往缺乏足够的水分和盐分摄入,导致其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

04基础疾病

老年人的基础疾病中,如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影响神经自主功能,继发直立性低血压。

05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经常长时间的坐着或者躺着,这也就增加了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几率。

04

直立性低血压给老年人带来的危害

老年人是直立性低血压的高发人群,流行病学显示,直立性低血压在各年龄阶段均可见,老年人占20%。

其中,合并多种疾病的虚弱老年人尤为常见,直立性低血压在养老院人群中的发生率可达50% ,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

如果是独居老人,那直立性低血压带来的伤害将不堪设想!

直立性低血压症状严重、发作频繁的老年人应及时就医,按医嘱使用抗低血压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有出现过类似症状或者有发生风险的老年人也应做好预防措施,避免任何意外发生。

05

老年人如何改善和预防直立性低血压

1、3个“一分钟”原则

老年人起床时应遵循3个一分钟原则:在床上躺一分钟,在床边坐一分钟,扶着床栏在床边站一分钟。

2、避免久蹲久坐久站

老年人如厕最好选择坐着的马桶,并且尽量减少如厕的时间。

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势,在安全的环境下可以不定时的起身活动一下筋骨。

3、注意饮食

在饮食方面,由于盐分摄入不足出现症状的老年人可根据医嘱适当补充高盐食物。

平时应避免出现过于饥饿或者过于饱腹的情况,饭后不要急于活动,先坐着休息10-15分钟。

在无禁忌的情况下,保证每日水分摄入量在2L左右。

4、改善下肢血液回流

佩戴弹力袜可以减少静脉血在下肢聚集,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和心脏血液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

5、关注药物副作用

老年人选择药物时要关注其对血压的影响,服用影响血压药物时需严格遵医嘱。